
精密光闌的電鑄加工是一種利用電化學沉積技術制造高精度孔徑結構的方法,適用于微米級或亞微米級的高要求光學元件。以下是該技術的核心要點解析:
一、精密光闌電鑄加工流程
1.原模設計與制備
-使用光刻、激光加工或微納加工技術(如LIGA工藝)制作高精度母模,材質通常為硅、玻璃或金屬。
-原模表面需導電化處理(如濺射金屬層),以作為電鑄的陰極基底。
2.電鑄沉積
-電解液選擇:常用氨基磺酸鎳溶液,因其沉積應力低、結晶細膩,適合精密結構。
-參數控制:電流密度(1-10A/dm²)、溫度(40-60℃)、pH值(3.5-4.5),確保沉積均勻無缺陷。
-厚度控制:通過沉積時間精準控制光闌厚度(通常幾十微米至數百微米)。
3.脫模與后處理
-化學或機械方法分離電鑄件與原模,需避免結構損傷。
-清洗去除殘留電解液,必要時進行拋光或鍍膜(如金、黑鎳)以降低反射率。
二、精密光闌電鑄關鍵技術挑戰
1.原模精度:母模的尺寸誤差需小于目標件的1/3,通常需納米級加工設備(如電子束光刻)。
2.沉積均勻性:邊緣效應易導致孔壁傾斜,需優化電場分布(如脈沖電鑄、屏蔽設計)。
3.應力控制:沉積內應力可能導致翹曲,需添加應力調節劑(如糖精)或退火處理。
4.微結構完整性:避免針孔、瘤狀物等缺陷,需嚴格過濾電解液并控制雜質。
三、精密光闌電鑄材料選擇
1.鎳及合金:鎳鈷合金可提高硬度和耐腐蝕性,適用于高耐用性光闌。
2.銅:導熱性佳,但機械強度較低,需鍍保護層。
3.復合鍍層:如Ni-SiC可增強耐磨性,適用于高頻使用場景。
四、精密光闌電鑄優勢
1.可加工復雜異形孔(如非圓、陣列結構),傳統機加工難以實現。
2.表面粗糙度低(Ra<0.1μm),減少光散射。
3.適合小批量定制,成本低于半導體工藝(如深反應離子刻蝕)。
五、精密光闌電鑄典型應用場景
1.激光光學系統:控制光束直徑和模式的高精度光闌。
2.電子顯微鏡:電子束限束孔徑,要求無磁性。
3.空間光調制器:微米級動態光闌陣列。
總結
電鑄加工在精密光闌制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尤其適合高復雜度、小批量的光學元件。其核心在于原模精度與電鑄過程控制的協同優化,未來發展方向將聚焦于工藝智能化和多技術融合,以滿足更高精度與更低成本的需求。
下一篇:金屬墊片蝕刻加工流程上一篇:光學編碼器
相關資訊
- 2014-10-29不銹鋼小孔怎么打?
- 2014-07-15不銹鋼孔板加工
- 2014-06-13不銹鋼304過濾網,不銹鋼304過濾網蝕刻,不銹鋼304過濾網腐蝕
- 2014-06-12平板電腦喇叭網,平板電腦喇叭網蝕刻,平板電腦喇叭網腐蝕
- 2014-05-14精密機械零部件加工
- 2014-03-28深圳卓力達光蝕刻技術解決零件加工難題
- 2013-12-16定做光柵掩膜板
- 2013-12-11電極掩膜模板加工用什么方法?
- 2013-11-23空調過濾網有哪些區別與其它設備的特點呢
- 2013-11-13掩膜版制作過程
